367 前途无法预料,未来十分堪忧_大清话事人
笔趣阁 > 大清话事人 > 367 前途无法预料,未来十分堪忧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367 前途无法预料,未来十分堪忧

  放哨的士兵发现了,立马怒吼:

  “退回去。”

  饥民们没有退,领头的吼道:

  “军爷,没活路了,给口吃的吧。就算不给吃的,让我们上城墙找块干燥地待着也行啊。”

  哨兵掰开击锤,往药池倒入些许引火药,举起燧发枪。

  饥民们依旧默默的涉水前进,

  砰,枪声响起。

  子弹落在水中溅起水花。

  ……

  城墙上,齐刷刷伸出了几十条燧发枪,对准这些百姓。

  李二狗站在垛口高处,

  雨滴从斗笠边缘流下,他的眼神坚定而残忍。

  “老乡们,城墙是不可能让你们上的。我们是军队,可以杀清兵,也可以杀百姓。退回去,到府库里再找找吃的,然后离开南昌。”

  “再敢前进1步,本官就不客气了。”

  “所有人听我号令,预备~”

  面对齐刷刷举起的枪口,

  饥民们默默的调转方向,往另外一头走了。

  李二狗松了一口气,所有人也松了一口气。

  南昌城内已经不像人间了,今天要是再打起来,就是直接堕入地狱18层。

  李二狗望着这些人的背影,低声问道:

  “我们的粮食够吃多久?”

  “省着点,还能够30几天。”

  “一定要看牢了,粮食就是我们的命。”

  “是。”

  军法官的表情有些痛苦,牙龈肿痛,肿起来老高。

  城墙上没有药材!

  就连那种公认治牲口的“蒙古大夫”都没有一个,只能熬着。

  ……

  “告诉弟兄们,夜里一定要加双岗,防止城中饥民暴起。”

  “是。”

  李二狗望着城内泡在水里的火炮群,十分难过。

  陛下留下他,最大的原因就是看守这些带不走的火炮!

  6磅炮以下,混成营的士兵卸下炮筒搬上城了。

  12磅炮以及以上,大部分都泡在了水里

  尤其是那门攻城巨炮,所有人都惋惜无比。

  洪水退去后,

  这些生锈的火炮大部分只能拖回去回炉了,无法继续使用

  “二爷,你说我们这么惨。那清兵~”

  “哼,他们只会更惨。”

  ……

  往南几十里外,

  贵州绿营残部3000余人,蹲在山头望着四周白茫茫的水位发呆。

  这处小山,名字不详。

  有人叫“螺丝盘顶”,有人叫“狗头岭”,有人叫“白虎岭”。总之,就是距离三江口镇不远的一处丘陵。

  海拔不高,可比洪水高就够了。

  “船来了,船来了。”

  有人欢呼了起来,

  远处数十艘粗糙简陋的勉强被称作“船”的木制大型漂浮载具过来了。

  贵州绿营临时赶制的竹筏、木筏、渡船每隔1天来往一趟。

  按照抓阄的顺序把人接走。

  受伤的王生烈是第一批走的,此时在南边几十里外――丰城县的一处地势略高的大户庄园里养伤。

  被南赣镇总兵马忠义坑麻了的贵州绿营兵,一腔怒火无处发泄,把以这座庄园为核心的村寨几百口百姓杀的干干净净。

  这也属于某种程度上的“恨屋及乌”了。

  这个村子宗族势力强,人心齐整。

  所以四周的围坝做的挺好,勉强挡住了洪水。

  几千兵驻扎在小小村寨很拥挤,可总比淹在水里强。

  ……

  而南赣镇总兵马忠义和他的草原好兄弟哲勇,带着麾下的精锐残兵,正在丰城、崇仁、乐安三县交界的罗山,逍遥快活。

  有吃,有喝,有住的屋子。

  这里原是一处山匪的寨子。

  早就在官府早就挂了名,只不过懒得动罢了。

  马忠义需要一处落脚点,带兵上山,一天没到就剿杀殆尽。绿营兵再烂,也不是土匪可以抗衡的。

  用他的话讲:

  老子打吴军很艰难,打些土匪还是很轻松的。

  匪巢的金银正好犒赏兵丁。

  花寨里抢的女子,继续留用。

  还未释放的肉票,令人送信去他们家里要点辛苦银子,官兵解救人质也是很辛苦的。

  土匪要多少,马忠义只要一半。

  如果,这会朝廷任命他兼任布政使的公文已经到了的话,

  只怕马忠义立马向赣南士绅募捐!

  谁不捐,全家就活不久。

  ……

  最为郁闷的是萍乡县武功山,张厉勇部。

  他遵守和吴国达成的协议,率兵下山袭击清军粮道,策应吴军。

  江西中部洪水滔天,

  受洪水所逼,乌泱泱的清军没敢过临江府,而是掉头往西进入了袁州府,进驻府治宜春县。

  张厉勇部烧了3处粮仓,捣毁了4处巡检,

  刚准备拿下萍乡县城,增加以后的话语权

  黑压压的云南、广西两省绿营兵就从东边的宜春县开了过来。

  从宜春到萍乡不过百余里,全程平坦官道。

  四处搜刮、麻痹大意的张厉勇部被憋足了劲的绿营兵打懵了。

  最后,

  幸亏有1个白莲老底子组成的精锐营头,以飞蛾扑火般的悲壮,长枪盾牌列阵,高呼着“白莲降世”,为大军断后。

  最终,全员战死。

  这才保住了张厉勇,保住了一半的兵力。

  ……

  回到武功山,

  张厉勇痛哭流涕,为死难的弟兄们修了衣冠冢,带着所有军官跪拜,洒酒,上香。

  这才稳住了军心。

  经历了这一场变故,

  他对于李郁恨之入骨,甚至超过了清廷。

  咬牙切齿,发誓要让卑鄙的李郁付出代价。他觉得李郁就是故意的,让两虎相争,吴军轻松拿下江西。

  他在心腹会议上讲:

  “江东鼠辈心机深沉,阴险无德。我们以后就算是走投无路,冻死饿死战死,也不会再相信吴国那帮混账。”

  “从此以后我们凝聚一心经营地盘。尽量避免和官兵再发生冲突。”

  而趁胜进攻武功山的两省绿营兵,很快就撤了。

  进攻盘踞山区、经营许久、脱胎于教匪,吸收了官兵战法经验、兵力数千的张厉勇部,己方伤亡会很严重。

  两省援兵不会在这种硬骨头上花心思。

  不如撤回宜春,等待朝廷下一步的命令。

  赣西的雨水没有赣南猛烈,所以袁河水位上涨尚可,堤坝也没有溃的迹象,宜春县是安全的。

  ……

  按照常理,洪水退去之后官府开始组织救灾。

  可如今南昌沦陷,巡抚以下一众官员全部殉葬,也就没人管这事了,只能等紫禁城的旨意。

  各级衙门可以等。

  百姓的肚子,可不会等。

  抚州、临江、建昌、还有南昌的饥民们开始成群结队的自己寻找出路。

  侥幸逃出洪灾的人们,或数百或上千,拥向大户。

  清江县,樟树镇外5里。

  一户陆姓士绅的庄园被黑压压的饥民围住了。

  陆家,

  是做药材生意的,兼营放印子钱。

  光凭这两项业务,就能猜到陆家背景之深厚,妥妥的地头蛇。

  高大的院墙外,水位过膝。

  上千人站在污水中,昂着头颅默默的注视着院墙上那些手持兵器的家丁。

  “爷,放点粮吧。”

  领头的一声吼,响应者如云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1gr.net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1gr.net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