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74 大清版“杨家将”_大清话事人
笔趣阁 > 大清话事人 > 374 大清版“杨家将”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374 大清版“杨家将”

  第374章大清版“杨家将”

  养心殿西暖阁内,

  出现了短暂的沉默。

  突然,

  和抬起头,眼神坚毅:

  “奴才可能有点极端了,奴才认为这个名单不需要甄别,应当是江北3府2州1厅所有命官!”

  于敏中只愣了半秒,立马表态:

  “老臣附议。”

  ……

  乾隆死死的盯着俩人,

  过了好一会,才点头道:

  “和、于敏中,朕不负你们,你们也莫要负朕。”

  俩人磕首,并不多言。

  低头垂手退出了养心殿。

  乾隆抬眼望了一下秦驷,低声说道:

  “召福长安进宫。”

  “。”

  秦驷一路小跑,先换了套干净衣服,然后坐着马车出宫。

  没人知道乾隆和福长安见面的那1个时辰里聊了什么。

  但是稍有嗅觉的人,都意识到朝廷又要掀起腥风血雨了。

  ……

  富察氏府邸哭成一团。

  女人们死死拦住福长安,不许他离京到江苏上任。

  已故首席军机大臣傅恒之妻,府邸里辈分最高的老夫人,更是伸着双臂阻拦:

  “儿啊,你不能去!”

  “额娘,皇命不可违。”

  “娘这就进宫,去求皇上开恩。”

  “额娘,我富察氏世受皇恩,如今南方战局危急,当精忠报国。儿岂能畏缩?”

  老夫人指着他,悲戚说道:

  “你阿玛死于征缅瘴气,你大哥福灵安病死在云南,你三哥福康安战死在江苏,还有你堂哥明瑞~这些难道还不够吗?非要学那杨家将,最终只剩一府邸的女人?”

  “我富察氏满门忠烈,祠堂一排英灵,还不够吗?”

  满府下人跪了一地。

  想挽留小主子,不要去赴任什么劳什子江苏巡抚。

  福长安泪流满面,

  一撩袍摆,双膝扑通跪地:

  “额娘,自古忠孝不能两全。恕儿子不孝了。”

  说罢,他头也不回的离开了这座富丽堂皇的府邸,留下背后一片哭声。

  不知道的路人还以为乾隆朝第一显赫世家,富察府又要出殡了。

  ……

  老夫人情绪有些失控,居然口不择言:

  “京城的贵胄宗室多如牛毛,他们的男丁为什么不去打仗?皇上为什么就盯着我富察氏一门薅?这大清是我们富察氏一家的吗?”

  老管家吓的连忙摆手。

  “快,把老夫人扶进去。关好大门!”

  又叮嘱在场所有下人:

  “做奴才的要记住自己的本分。谁敢出去嚼舌根子,乱棍打死。”

  下人们低头。

  将今日听到看到的忘掉,绝不多语。

  其实,

  就算乾隆知道了也只能装傻。

  总不能因为几句抱怨话,就把富察氏的老夫人赐死吧。那样,背后真的要被人诟病了。

  ……

  福长安快马加鞭,轻车简从。

  只带了500马队随行扈卫。

  而在同时,吴军也调动频繁。

  江西战场第2军团、第1派遣军陆续登船离开,顺江而下。

  在铜陵训练的第5军团拔营西进,进驻江西。

  洪水几乎退去,留下一片狼藉。

  吴军在鄱阳湖周边征募民夫,重新修缮南昌城和九江城。

  同时,

  有一件大工程也开始筹划――赣江东岸防洪大堤!

  李郁的指示是,务必要保证南昌不受洪水侵袭。

  防洪的思路其实很简单。

  一曰堵,修大坝。

  二曰疏,疏的办法又有两个,疏浚河道、规划泄洪区。

  ……

  李郁很冷静,让前苏州知府,现水利署署长黄文运亲自带队进驻鄱阳湖平原,寻找周边地势低洼处作为永久泄洪区。

  黄是九江人,想必足够了解鄱阳湖的水情。

  疏浚河道,暂时不做考虑。

  修大坝,过段时间可以提上日程。这又是一笔庞大的开支,然而不得不为之。

  南昌城必须守!

  在城墙上足足待了26天的李二狗,见到李郁时眼眶红了。

  “义父,太惨了~”

  李郁错愕,

  第一反应是饿到了,再看混成营众人模样,不像啊。

  再看城门楼子里还堆着好多米袋子。

  顿时松了一口气:

  “伤亡如何?”

  “病死了60几个~”

  “这么多?”

  李二狗沉默。

  很快,医官给出了结论。

  “腹泻、呕吐的人太多。他们吃的喝的肯定不干净。”

  ……

  李郁站在城墙上,皱起了眉头。

  城内死气沉沉,2成的屋子浸泡垮塌,街道上泥沙淤积很厚,臭气熏天。

  城墙上也没好到哪里去。

  污秽、恶臭

  猛然间,

  他明白了问题出在哪儿了。

  洪水一来,人畜尸体、腐烂树叶、粪坑、各种病菌发酵混合。

  然后,

  就不存在干净的水源了,所有人只能喝污水,即使烧开了也只是相对好些。

  聚集在城墙上的混成营士兵在吃饭和如厕这2环节,不断产生交叉感染,以至于病死大几十号,病倒了二百多号。

  “义父,这些火炮太可惜了。”

  上百门被淤泥覆盖,生锈明显的火炮静悄悄的躺在城下。

  李郁很平静:

  “让运输署的人接手,泡水火炮全部送回马钢回炉。”

  “派兵拿下樟树镇,弄回足够药材。江西战场暂不安排攻势。第4、5军团可在城外扎营,和老百姓保持距离,待城池整理修缮完毕再进驻。告诉南昌和九江老百姓,尽快清理掉积水和淤泥,瘟疫就在他们头顶,这不是徭役,而是自救。”

  “让商业署出面从皖南购买生石灰,用于两城消毒。”

  ……

  视察了小半个时辰,

  李郁就不愿意再待下去了,直接出城在赣江登船逃也似的离开。

  穿越到现在,

  敌人的刀枪伤不到自己了,但是看不见的病菌却可以。

  登船后,

  他反复清洗了手掌,甚至把那双底部沾满淤泥的靴子扔进了江水。

  望着已经变成一个黑点的南昌城,李郁叹了一口气:

  “记录,立刻批准成立卫生署。召集各州县名医,以及有一技之长的大夫加入。”

  文书立马记录在案,待靠岸后发出。

  随着吴国逐步走向正规化,各种机构也日益完善。

  原先的亲卫营显得太粗糙笼统了。

  被具体拆分为:

  警卫处、机要处、秘书处、联络处,总务处。

  ……

  警卫处,下辖5个卫队,共计500人,配备战马300匹。

  机要处,30人,负责机密公文的记录、存档、外发。方方正正的斜跨皮革公文袋,是他们最明显的特征。

  秘书处,5人,负责接收所有送至的公文。

  普通文件,他们可以直接草拟处理意见。李郁抽空会草草看一眼。

  重要文件,必须呈报李郁批复。

  联络处,30人,皆为武装骑士,负责传送文件至相应的衙署或者个人。背后插着一面明黄旗帜表明身份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1gr.net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1gr.net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